时间:2025-04-14 08:56 作者:姚椿 浏览量:1971
人民网记者 闫妍
7月8日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喷嚏打个不停、眼睛肿成灯泡、皮肤一片潮红……这些情况可能都是过敏的信号。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性病科主治医师刘昱介绍,过敏性疾病又被称为变态反应性疾病,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过敏。过敏就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某些无害物质“防卫过度”而做出的过激反应。
刘昱表示,过敏原的存在是过敏性疾病反复发作最重要的原因。过敏原种类繁多,最常见的有吸入性过敏原和食入性过敏原,其次为接触性过敏原和输注性过敏原(药物)。过敏性疾病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免疫性疾病。如对花粉、灰尘等空气中的颗粒过敏,常会引起眼、鼻或肺部的症状,出现眼睛红痒、流涕、打喷嚏、咳嗽、哮喘等。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等;严重的过敏性疾病是过敏性休克,会危及生命。
“过敏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家族性,有过敏性疾病的父母,其子女更容易患过敏性疾病。正在过敏期的患者,体内的免疫反应处于超敏状态,此时,可能出现对原本不过敏的物质也过敏的情况。”刘昱说。
皮肤是受内外因素影响最大的器官。刘昱提示,长期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熬夜、压力大、睡眠不规律,身体会释放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引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进而产生大量自由基,攻击能释放过敏因子的肥大细胞,导致过敏症状。此外,情绪起伏剧烈时,皮肤还会释放一些神经递质,加剧过敏反应。突然的压力增加,通常容易引起荨麻疹等速发型超敏反应;而反复的情绪波动,则容易出现过敏性皮炎等迟发型超敏反应。
对于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刘昱建议,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防治过敏的最佳方法,患有过敏性疾病的人群应明确自身对哪些物质过敏,尽量避免接触或暴露于有过敏原的环境。此外,孕期补充鱼油,孕期或婴儿期补充益生菌能降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从上世纪90年代起,蛇口的改革和发展迎来了诸多挑战<他们还发明了新的和更好的拍卖形式,以应对现有拍卖形式无法使用的复杂情况 针对在文化领域的应用,魏鹏举分析称,文化经济领域最需要拍卖理论支持的就是艺术品交易,除了传统的交易艺术品本身,我国现在还存在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等新的交易形式,能够对艺术品的抽象价值进行连续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