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06 12:50 作者:吴献 浏览量:1298
路通百业旺
见到人称“小马哥”的马选军时,这个皮肤黝黑的农家乐经营者正忙着招呼客人,见谁都一脸笑容,“全家人一起上都忙不过来,还请了7个人来帮忙”。
盛夏时节,马选军开办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都格镇龙井社区三岔河的“桥下人家小马哥”农家乐里,游人络绎不绝,品尝美食,玩水嬉戏,乐在其中。
如今的三岔河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却是另一番景象。一道一道的耕地“挂”在陡坡之上,村民们进出需沿着悬崖上一条小路弯腰前行,生产生活物资全靠肩挑背驮,“祖祖辈辈都困在了大山里”。
出生于1981年的马选军,11岁时才走进学校,“山路太难走了,每天上学来回得3个多小时,年纪小了根本吃不消”。
2010年,由于父亲受伤,马选军辞掉了在外地的工作,回家照顾父母。他先后到工地当过保安,卖过甘蔗,“以为自己又要像父母一样苦一辈子了”。
北盘江大桥建成通车后,云南宣威城区至贵州六盘水的车程从此前的5小时缩短为1个多小时,也把三岔河带入了全国高速公路网络。
一路通带来百业旺。“世界第一高桥”的头衔让不少人慕名而来。看着日渐增多的游客,马选军夫妇很快办起了农家乐。2020年,马选军又与村集体合作,把农家乐进一步扩大。“毛收入最多的时候一天有1万多元,最少也有两三千元。”
“从没想过,这个偏僻的山旮旯能成为游客心中的宠儿,让我过上了做梦都不曾想到的好日子。”马选军打心眼里感谢党的富民政策,自觉当起北盘江大桥的义务解说员,每天都给游客讲大桥的故事,以及大桥给家乡带来的巨变。
贵州曾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党的十八大以来,该省加大以交通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全面打通了对外大通道,2015年率先在我国西部地区实现县县通高速。截至2021年底,该省建成的高速公路总里程达8010公里,位居全国第五,在千沟万壑上打造了一个“高速平原”。
基础设施的改善,为贵州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2020年底,贵州全省6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92万群众搬出大山,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贵州精彩篇章。
吴秉泽 王新伟
米尔格罗姆和威尔逊(部分与普雷斯顿麦卡菲合作)发明了一种全新的拍卖形式——同步多轮拍卖(SMRA),一次拍卖同时提供所有物品(不同地理区域的无线电频段),以低价开始,允许反复出价,从而减少了不确定性和“赢家诅咒”所带来的问题<育才学校就是专为工业区筹办的学校,首任校长陈难先告诉新京报记者,1983年,育才学校开学,第一年就有400多名学生这里曾是工业区的生活配套区,那些初到蛇口的年轻人在这里租房住,如今已形成花果山社区,81岁的陈羿开等参加过工业区建设的“老蛇口”们大多仍住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