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08 14:08 作者:卢永祥 浏览量:1274
摘要: 在这上亿的企业中有10%的活跃雇主,每家只需要招一个大学生,1000万大学生很快能被“消化”。
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再次到来,1076万高校毕业生将在6月陆续离校。创新高的毕业生数量叠加疫情引发的岗位需求减少,让这些毕业生在进入就业市场时面临供需矛盾。疫情下大学生就业机会在哪里?对此,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给出了观点及建议供我们参考。
“慢就业”是青年失业率上升的原因
冯丽娟向记者表示,“我在多年帮助企业招人的过程中发现一个痛点,企业和我们反馈招人难,而学生却反馈工作不好找,青年就业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就业质量的问题,很多年轻人并不认为找到一份工作就是就业,他们要求的是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她说,从小学开始,中国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就是不遗余力的,投入非常多。所以学生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如果他觉得没有满意的工作机会,就会选择考研、考编制,一年考不上甚至会选择来年再考。这种“慢就业”也是青年失业率上升的原因。
2020年疫情发生以后,不只是说供需之间,很多的企业招人的心态、大学生求职的心态上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需要我们从教育改革、学生职业观念的培养等多方面来创造就业的可能。
“大厂”不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
“根据我们对就业市场的监测,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一些大的科技公司、新能源企业等近年来成长特别快的企业,都面临减员的压力。”冯丽娟表示,今年以来,由于原材料短缺、成本增加等原因,企业采取了一种降低开支的策略,在招聘上持保守态度。
“但我一直强调的是,‘大厂’不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学生也不应该把关注点都放在‘大厂’,”她指出,我国注册企业数已经上亿了,在这上亿的企业中有10%的活跃雇主,每家只需要招一个大学生,1000万大学生很快能被“消化”。
现在的企业都在进行数字化转型,这种转型是特别切合年轻人的。如果不是遇到疫情这么特殊的情况,青年人的就业并不困难,企业对年轻人的需求很大,真正最难就业的是35岁以上的成熟人才,他们的技能转化最辛苦。
数字化智能化进程提升了技术迭代的速度,使得当下企业雇主倾向于把有限的雇佣成本用于部分具备高度自主知识更新能力的“35岁+”人群,而从事标准操作或事务性工作的“35岁+”人群因精力、体能、知识架构等原因,更容易被年轻群体或数字技术所取代。
企业更青睐有创业失败经验的人
冯丽娟认为,现在大学生就业最大的痛点并不是“大厂裁员”,而是5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招聘大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因为这些企业招不起也留不住大学生。如果这些中小企业一直不能很好地参与到大学生就业中来,大学生就业的问题真的是很难解决。
“很多企业和我们说,他们在招聘的时候更喜欢找那些创业失败过的人,”冯丽娟还给出一个提示,由于不少企业认为创业的过程增加了创业者的理解力和受挫力,尤其是在企业面临较为艰难的经营环境时,这类人让企业觉得能够在企业中留存更久,和企业一起走得更远。
罗伯特威尔逊研究博弈论及其在商业和经济中的应用< 原标题:【欧股收盘】英国政府祭出新一轮封锁措施!投资者密切关注美国新冠刺激法案欧股收盘涨跌互现 来源:FX168 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投资者仍在密切关注美国新冠刺激法案的最新进展,而新冠疫情在世界各地的反弹引起市场广泛关注,欧股周一(10月12日)收盘涨跌互现 据了解,目前各大电商平台都已投入到接下来“双11”大战的准备中